

2016年是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建设的攻坚之年,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施工所引发的安全问题也受到各级领导的密切关注,由于地铁施工必须要在土体内部进行,所以在开挖过程中势必会扰动土体原有的结构,导致原有平衡状态遭到破坏,逐渐转向新的平衡状态,这个转化的过程就会导致地表沉降、变形,当地表沉降到某种程度时,会对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和地面建筑物的安全产生影响。因此,地铁施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具有历史意义和经济、社会意义的建筑及公共设施。要根据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小沉降和变形,使得地面房屋、道路、管线等建筑物不至受到损害。
乌鲁木齐轨道交通一号线工程地下管线情况复杂,并涉及断裂带、煤矿采空区、回填区等不良地质区,工程沿线还毗邻大银行、辰野地下广场等重点保护建筑,引入施工监测,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地铁结构工程在施工期间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及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将监测结果用于优化设计,为设计提供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设计参数,及时对开挖方案进行调整,使支护结构的设计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2016年,在施工监测这一技术手段的支持下,轨道交通一号线顺利通过一级风险25个,二级风险60个,三级风险53个,及时、准确的预报了三新区间施工遇不良地质条件所带来的拱顶坍塌的风险、八楼暗挖车站破除初支进行受力转换时所带来的地表沉降的风险,并通过预警及响应措施,配合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技术方案,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地铁施工人员自身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新公网安备 65010602000148号
官方APP下载
官方微信公众号